人类高质量男性

这家伙很懒,什么也没写!

Tony老师,中文名托尼老师,泛指理发师,主要用来吐槽那些“集技术和才华于一身”的理发师,字面看有“拜托你剪的好一点”的意思。托尼老师与凯文、艾伦共称理发三巨头。

托尼老师

据说Tony(托尼),Kevin(凯文),Allen(艾伦)是发型师英文名TOP3,并称“理发店三巨头”。这年头,没有英文名的美发师是不合格的。试想一下,当你走进一间理发店,小姑娘热情的上前招呼:您好,理发吗?有熟悉的发型师吗?
当你回答第一次来,对方扯着嗓子喊了一句:托尼老师,这边有顾客要美发。听着都觉得放心,还有那么一丝小期待。假如对方喊的是:28号,王建国同志,这边有人要剃头!瞬间内心有一种“我擦对方不会是实习生吧”的焦虑感,真想夺门而出。
其实只要你了解英文名的由来,就知道在国外Tony、Kevin、Allen这些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名字,实际上已经烂大街了,不仅没个性,甚至有点土气,跟我们这边的“富贵”、“建国”、“守财”可以相提并论。甚至有人调侃朝美国大街上随便砸块砖头,都能砸死好几个叫Tony的。

为什么理发师被叫作Tony老师

很多理发店大多都爱走“国际化”路线,理发师也都会给自己起个英文名,听上去显得既神秘又高大上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国进修过。

Tony这个名字顺口好记,又不像Tom、Peter等烂大街,于是从众多英文名中脱颖而出,还与Kevin、Allen并称“理发店三巨头”。久而久之,人们索性把Tony当作理发师的统称。Tony老师”这个梗猝不及防地火了,成为了男发型师的标准代名词。

貌似全国每一家理发店都有一个叫Tony的理发师。

tony老师的来源

其实最早托尼的来源是美发届的超级品牌TONI&GUY,时间久了名字慢慢演化成了tony。还有中国一流的发型机构东田造型英文名也叫Tony Studio。这个培训机构不知道培养了多少批中国发型师。

之所以Tony能在众多英文名中脱颖而出,成为发型师的首选,源自于美发界的著名机构—TONI&GUY和我国的“东田造型”(Tony Studio),这是唯一两家把Tony 给写进品牌名的著名机构了,久而久之,“Tony 老师”就叫开了。

托尼老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

在使用中略带贬义,特指一些造型比较杀马特,技术不太行的理发师。这些Tony老师,他的价位不便宜,但是他却似乎听不懂你只减短一丢丢的需求。
托尼(Tony)老师并不是单指特定的谁,而是网络上流行的对理发师的称呼,直白点来说这就是用来吐槽那些集洗剪吹烫染才华于一身的理发师。

因为理发师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作“修一点点”,关键是,他的槽点还不止这一样,简单的一个洗剪吹的过程,就能从你工作几年唠到小学二年级,当然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:办卡。
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Tony老师总是自带满满的槽点——比如无视你“只修一点点”的指令,硬是把及腰的长发剪成寸头;理发时跟你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,连你在哪上小学都打听清楚了,最后只为让你办张卡;明明只能剪出杀马特土味造型,名字倒是这么“洋气”。
一声“Tony老师”,略带嘲讽和抱怨意味,背后饱含着我们曾因发型太丑而见不得人的心酸。

评论列表 ( 0 )

砍省

砍省,网络语言,网友给黑龙江,辽宁,吉林三省统称为大砍省,由黑砍、辽砍及吉砍等三个分砍省组成。因网络史前文化中,东北三省某个知名网友口头禅为:来东北信不信我砍死你(广大网友调侃为:来信砍)。

海默肖恩

海默肖恩,是指美剧《良医》中的神医男主角肖恩·墨菲的扮演者弗莱迪·海默,“海默肖恩”意味小心你有重病,或者小病变大病的意思。

特林顿综合症

特林顿综合症,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病,而是对于在特林顿基地出现过的机师们颜艺变化的调侃。

突发恶疾

突发恶疾,字面意思是突然生了严重疾病的意思,作为网络用语,指某些人做了一些不正常的事,或说一些不正常的话,在贴吧和b张评论区常见。带调侃的意味。

心满离

心满离,同意满离,即心满意足地离开,满意的离开评论区,表示在评论区看到自己想要的吐槽而满意。

勺男

勺男,是指傻男的意思,说一个人“勺”的意思是“这个人很傻”。 “勺”本来指一种有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,但是在新疆话中“勺”一般是指“傻”、“头脑不灵光”意思,并且也常用于朋友之间的调侃。

生活碎片

生活碎片,指生活里琐琐碎碎的一系列片段,如某一件小的事情,某一刻的心情等。

小狗文学

小狗文学,即自称“小狗”写下爱的话语,或者写给“小狗”的话。在网络上所谓的小狗文学就是情感上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,是治愈的,热烈且真诚的爱,将自己比喻成小狗。

漫无止境的八月

《漫无止境的八月》是动画《凉宫春日的忧郁2009》其中的一个章节,总共8集。每集的剧情几乎一模一样,然而各个场景的分镜头却完全不同——从服饰打扮到片段截取,从角色站位到背‌‌‌‌‌‌‌‌‌‌‌‌景音乐——可以视作精彩的“分镜头”教学。

用爱发电

用爱发电,网络流行语,该词原为中国湾湾环保人士为了反对核电、要求关闭核电站而提出的一句不切实际的口号,后来被大陆网友比喻某个团队或者个人,在收益较低或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某事,对社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,用自己的热爱去投入某项事业中去,成为了一种赞扬精神,而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调侃的意思。

立即
投稿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